![]() |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培育良好家教家风,弘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破除陈规陋习,全方位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 出台《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等,将遏制高价彩礼、推进婚嫁移风易俗、修订红白喜事办理流程纳入村规民约,并对喜事酒席人数、开支和随礼金额等提出建议标准,推动群众文明观念明显转变、人情负担明显减轻、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牵手团”和“帮帮团”
近年来,湘东区下埠镇以推进文明乡风为目标,聚焦过去农村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重点难点,突出“减少人情债 留住人情味”理念,成立公益红娘“牵手团”和新风提调“帮帮团”两支队伍,推动形成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移风易俗良好氛围。
新风提调,弘扬文明乡风。喜事、丧事、升学酒、搬家酒……在过去,这些酒席不仅家家都爱办,还十分讲究排场、比阔气,成为村民们不小的负担。“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帮村民减轻负担。”下埠镇新风提调“帮帮团”成员、胡家村党支部委员胡家昌话语朴实,却字字珠玑。据胡家昌介绍,胡家村新风提调“帮帮团”成员来自村委会、各村组、老年体协等各个岗位,当前共有15人,每个村组都有一名“帮帮团”成员,及时掌握各村组酒席办理等情况。每当村组中要办酒席,“帮帮团”成员会提前联系办酒席人家的家庭成员,向他们宣传殡葬改革、婚俗新风、酒席标准等,倡导酒席简办。胡家村还成立“新风春锣”乐班,助力实现村里丧事的礼乐统一由“新风春锣”乐班帮忙演奏,并提供酒席一条龙服务,切实减轻村民负担。同时,针对丧事大操大办、葬礼奢靡化等现象,下埠镇投入15万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全面倡导厚养薄葬的孝德理念,弘扬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让村里的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做好移风易俗工作,我们通过规范酒席标准,减轻村民之间的攀比心态;通过做好老人的服务保障工作,解决在外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为村民带来便利。”胡家昌笑着说,宣传到位、减负减出实效,村民们自然认可。
公益红娘,营造结婚新风尚。为深化文明实践、培育文明乡风,下埠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要宣传阵地,针对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结合辖区特色文化,打造移风易俗文化广场和移风易俗文化长廊,并利用墙绘、展板、橱窗等,展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等典型事迹。在胡家村,村民十分支持移风易俗工作,主动提供家中不住的房屋,用来建设村级移风易俗展示馆,并在其中设立公益红娘工作室,义务开展婚介服务、宣传婚事新办,践行文明社会新风。公益红娘工作室内,总能见到该村妇女主任段文兰的身影。作为公益红娘“牵手团”的一员,段文兰对全村未婚青年进行了调查摸底,村里谁家在筹备婚礼、谁家的儿女到了适婚年龄,她都一清二楚。“说服新婚夫妻‘低彩礼’,得从新婚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只用一套说辞可不行。”段文兰说,“我们13个村组妇女主任、妇女组长都加入了公益红娘‘牵手团’,就是为了掌握全村情况,并充分利用贴近群众的优势,促成‘低彩礼’等结婚新风尚。”不仅如此,该村还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好岳父岳母、好理事长”“五个100”系列移风易俗典型评选活动,通过村民自荐、公示表彰等程序,各评选出1人,形成榜样标杆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好家风促好民风
近年来,芦溪县南坑镇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树立先进典型等一系列举措,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花式宣传,弘扬文明新风。近日,南坑镇双凤村、圭田村正在筹备“戏曲进乡村文艺巡演”,村民们三五成群地汇聚到村文化广场观看演出。芦溪县充分发挥文艺引领文明新风作用,在9个乡镇开展20余场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把“不要彩礼要幸福”“倡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观念融入萍乡春锣、戏曲、小品等节目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村民们送上一道道文艺大餐。南坑镇注重宣传教育,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已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讲、“五个100”系列群众评议会、文艺汇演等活动42场,发放宣传单2100余份,在各村(社区)显著位置张贴移风易俗宣传漫画95张、宣传标语140余条。
村规民约,筑起文明基石。“遵国法,守村规……夫妇情,恩爱深……”在南坑镇大岭村,这份新的村规张贴在村委会宣传栏醒目位置,格外引人注目。南坑镇各村在民政所指导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抵制高彩礼”等移风易俗内容编入其中。新的村规民约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不仅被广泛张贴在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村民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文化宣传点,更深深地刻印在每一位村民心中。“新的村规民约很好记,村里的文艺汇演还会把村规唱成一首歌,有次还唱成了萍乡春锣。村里组建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常常监督大家,尤其是村民做红白喜事的时候。”南坑村83岁的村民黎重园说道。南坑镇完善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上出实招。各村积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公益红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队伍,完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婚事新办指南》《丧事简办流程》等内容。成功推动19个村(社区)制定新版村规民约,推广村民签订“婚丧事宜简办承诺书”,对彩礼金额、宴席规模等进行“限高”,破除大操大办、虚荣攀比等不良风气。
典型示范,树立文明标杆。5月21日,南坑镇的镇干部蔡润和妻子与其他9对新婚夫妇一起参加了芦溪集体婚礼。“最近很多村民来向我了解集体婚礼的情况,我很荣幸能成为婚恋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蔡润说。南坑镇党员干部们发挥“头雁”作用,主动落实婚丧嫁娶报备制度,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结合“1+0+N”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党小组负责区域内群众的引领带动、监督落实工作,做到“有人管事、按章理事、规范办事”。截至目前,发动机关和各村(社区)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530余份,到村、到户开展宣传100余次。兆佳村的曾招明一家是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身为党员的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倡导移风易俗,勤俭持家、敬老爱老、家庭关系和睦;母亲病逝那年,说服家中兄弟、亲友,不摆宴席、不搞场面,母亲火化后直接送入公墓;在公益活动中,带领家人参与文化志愿活动,帮扶慰问困难家庭10余次。当面对女儿的婚事,他也依旧坚持“不要彩礼要幸福”在兆佳村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