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今天我特别开心,和大家一起扎了一条龙灯,还猜了灯谜,和叔叔阿姨们玩得很开心。你们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不用担心我!”2月22日下午,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玉亭镇周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留守儿童周华红与在外工作的父母通电话时说道。
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草龙灯。
元宵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春节过后,不少儿童就目送父母踏上了外出务工的路途,为了让留守儿童过个不孤单的元宵节,2月22日,余干县文联组织文艺志愿者来到玉亭镇周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该村50多名留守儿童和部分孤寡老人一起提前过元宵。
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草龙灯是此次活动的重头节目,孩子们在老人的带领下,把一捆捆稻草整理好,按照龙的形状扎成模型,然后包上喜庆的红纸……每一个细小的步骤,文艺志愿者都与孩子们和老人互相探讨、共同完成。经过大家的用心制作,一条威武且精美的草龙灯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得孩子们一片欢呼。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非常重要而热闹,元宵节除了赏灯、吃元宵,在余干民间正月十三还有扎草龙、舞草龙等民俗。草龙灯分别有3米长和5米长,五六个人高举着草龙灯走家串户,唱着祝福的歌谣祈求风调雨顺、祝福家庭幸福,并讨来一个个喜庆的打赏,孩子们非常喜欢,很有节日的气氛。”余干县玉亭镇周家村老艺人周文说道。草龙灯制作完成后,文艺志愿者们又为孩子们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活动结束后还与孩子们一起包元宵,吃元宵,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让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正月里感受到节日的快乐与温暖。
文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包元宵。
余干县文联以‘万名文艺家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喜乐元宵 守护传承’等特色活动,目的是不断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因为这些孩子平时大多是孤单的,而元宵节本来又是团圆的节日,他们不能见到爸爸妈妈,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他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快乐、向上的生活环境。”余干县文联负责人李广文说道。
家长赵丽娇说,她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但是通过视频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享受了不一样的节日乐趣,而且还在寓教于乐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确实让我们这些在外务工的家长感到安心、放心和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