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虽然各个领域都能应用,但是它更是一部指导修道、悟道的经典,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经》是在茫茫苦海中修炼大成者为我们后代子孙留下的指路的灯塔。这短短五千言,处处充满着圣人的思想,教人懂得不要去把持、主宰万事万物,而是要顺应天道、合乎天道来调整身心乃至事物的发展。这种圣人的言教,正是王者该有的思想。王者之道,就是王道。老子在《道德经》里多处提到圣人如何如何,王者如何如何,其实一个人如果真的在养生修道,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合乎天道的气息。在医家的秘传里,圣人、侯王等“名”,都是指修道有成的人。在《道德经》里,老子常常把国、家、乡、君、侯、王、民和人身等看似不相干的“名”比喻在一起,若不经过命功和性功的双修实证,就会以为他老人家说的是“文字上”的那些名相。——当然,哪怕把其当成文字上的国、家、乡等来理解,也足以安邦治国,这就是老子厉害的地方。说“老子天下第一”,也不全是奉承。人体的眼、耳、鼻、舌、身、意,与国家的君、侯、臣、民等其实是相通的。人体若能合乎天道进行命功和性功的修炼,自然能够袪病健身延年益寿乃至登达彼岸。就像君王治理国家,顺应天道,使国家的发展合乎普世价值,自然就会政通人和,民风淳朴。
圣人与王者,在《老子》中基本是一个意思,就是“有道之士”。到了后代,道教创立之后,无论哪个人只要在道教里混都可以称为“道士”,今天的不少半路出家的道教人员,更是大大咧咧往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道长”二字,我偶尔回国到道观参观收到这样的道长们的名片,常常让我哭笑不得。
圣人,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太遥远。王者,倒是更像凡人中的领袖。王者之道,并非称王称霸君临天下之道,而是修道有成的有道之士。王道不王道,主要看气质和秉性。气质就是王气——宽广无比的胸怀与天人合一而产生的强大无比的能量、气场。秉性就是本性——回归原本清净无染无着的自性。这样的王者,也只能是修道有成的圣人。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流行“主要看气质”,大家都在晒照片,修道的人,也是“主要看气质”,但这种气质,功夫深时,无形无相,不着痕迹。因为他们知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大道之理。真正的王道,恐怕只有把踏踏实实修炼作为日常的生活状态才是。珍惜短短几十年的住世时间,身与道合,心与道同,哪里还需要用“有为法”呢!圣人之道,王者之道,玄之又玄,却又简之又简。当一个人深契《道德经》之理时,身心合乎中道,当然就会无为处之,那时他就不会随意言道。像济公和尚那样,世态炎凉皆看破,酒肉穿肠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子时到了,睡觉去了。
胡涂医
2016年佛诞日
(本文节选自《老子略说》)